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云南省普洱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1 11: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概述 普洱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决定了其在农产品生产上极富优势。近年来,普洱市在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蔬果、水产品、畜牧产品等高原特色农产品正走出普洱,远销国内

1 概述

普洱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决定了其在农产品生产上极富优势。近年来,普洱市在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蔬果、水产品、畜牧产品等高原特色农产品正走出普洱,远销国内外。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倒逼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新标准、新要求,而生鲜农产品从加工、储藏、保鲜到交易,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冷链物流的支撑。据统计,普洱市80%的生鲜农产品现阶段仍以敞开式公路运输,冷链流通率低,腐损率高达20%~30%,与发达国家冷链物流腐损率5%以下的水平尚存在一定距离。因此,冷链物流作为普洱市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广泛重视,其发展也必将对普洱市乃至云南省现代农业发展起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对两组的超敏CRP、LP(a)与D二聚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以冠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50例冠心病患者不同方法诊断的准确率,并对其作出比较。

2 普洱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2.1 生鲜农产品体量大,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旺盛

普洱市在农产品生产上极富优势,近年来其主要的生鲜农产品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蔬菜产量为52.26万t,相比2017年增长4.9%;畜牧产品总产量为21.56万t,相比2017年增长3.8%;水产品产量17万t,相比2017年增长5.6%;2014—2018年,普洱市蔬菜水果、畜牧产品、水产品的总产量达到121.05万t,增长率达到5.1%。随着主要生鲜农产品的规模、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普洱市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日益旺盛。普洱市近五年主要生鲜农产品产量如图1所示,2013—2018年普洱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及平均增长率见表1。

图1 普洱市近5年主要生鲜农产品产量

表1 2013—2018年普洱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及平均增长率

年份 农林牧渔总产值(亿元) 平均增长率(%)2013年 220.50 3.56 2014年 234.60 2015年 244.59 2016年 260.31 2017年 273.35 2018年 271.95

2.2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展,冷链企业快速成长

“十三五”以来,普洱市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初步进展,从“十二五”时期的基本空白,到现在已建成冷库20余个,冷库面积超2 000 m2,库容量超1 600 t,在建冷库容量超2万t。冷藏保温车10余辆,大部分超市配有冷柜,农贸市场配备了小型的冷库和冷藏车,种植基地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推进。

普洱市现有涉及冷链物流业务的企业20余家,已初步具备一定程度的基础冷链运输和仓储能力,并呈现出多种形式的发展业态,逐步向以全程冷链和批零配送为主要业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体系转变。一批冷链物流企业快速成长,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2.3 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政策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普洱市现有冷库尚未达到现代化、专业化水平,设备老旧落后现象普遍,冷藏车、低温加工配送中心等建设在投入上力度不够。公路冷藏及保温车数量缺乏,占货运汽车保有量的比例较低,与发达省市差距较大。生鲜农产品产地的田间地头冷库资源严重不足,果蔬预冷及冷藏设施明显缺乏,难以满足现有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和错峰销售的需要,季节性使用问题突出。

近年来,云南省和普洱市各级政府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出台了《云南省“十三五”冷链物流规划》《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加快了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普洱市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4 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冷链物流得到支持

鼓励普洱市生鲜农产品经营主体加强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合作,开展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冷链共同配送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联合运用VMI(供应商管理库存)、JMI(联合管理库存)、CPFR(协同规划预测补货)等先进供应链管理模式。同时,要加大力度建设冷链配送网络,完善冷链物流配送节点的功能和布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配送体系。加快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引进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制冷技术、冷藏技术、仓储技术和运输技术,为生鲜农产品流通提供系统保障。

表2 2018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

3 普洱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3.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断链”现象普遍

至2018年底,普洱市共10余个大型农贸市场投入运营,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并陆续开工20余个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已初步构建起集收购、储存、运输、配送、信息、发布、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为建立产销一体化的普洱市冷链物流市场体系创造了条件。

(3)非对称的矮塔斜拉桥在相同地震波作用下,横桥向裸塔的剪力、弯矩与整桥模型中桥塔的剪力、弯矩无明显差别,并且分布近似。但顺桥向由于主梁的作用两者有明显差别。

普洱市目前尚未形成完整贯穿生鲜农产品从供应、仓储、运输再到最终销售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这也导致了生鲜农产品的冷链运作过程中频繁出现“断链”现象。“断链”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第一,普洱市山地过多,交通不便,冷链运输调度难,运输成本高,80%的生鲜农产品以敞开式公路运输,生鲜产品冷链流通率低,在“最先一公里”环节品质难以得到保障。第二,运输、配送环节温控手段粗放,过程缺乏监控,未能达到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所规定的温度标准,“板车+棉被+冰袋”的运输方式依然存在,冷藏货物的装卸和进出冷库过程大部分都是在外置开放式月台下操作,处于“断链”状态。第三,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及专业知识储备,普洱市农民的冷链意识不够,这也直接造成生鲜农产品在田间地头得不到有效预冷而导致产品品质受损,价值大打折扣。

3.2 冷链模式发展滞后、冷链技术有待更新

普洱市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较为滞后,大部分运输、配送和仓储均由经销商和生产商自营完成,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生产商—冷链商—经销商”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制冷技术、冷藏技术、仓储技术和运输技术应用不广泛,多数企业冷冻冷藏技术和装备落后,无法为生鲜农产品流通提供系统的低温保障。

胶原蛋白酶能将胶原蛋白分子水解为若干条肽链,但不作用于其他蛋白质纤维,基于此,临床上采用胶原蛋白酶于溃疡、坏死组织及创口的清理;也可用于制成防止疤痕生成的愈伤制品或消除原有疤痕。

3.3 冷链龙头企业缺乏、冷链物流人才不足

不同于其他的物流人才,冷链物流人才在对物流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方面要更具有针对性,他们需要掌握冷链加工、储存及运输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然而,现阶段由于普洱市冷链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操作技工的短缺,导致绝大多数从事冷链物流行业的人并非掌握冷链物流知识与技能的物流专业毕业生,素质普遍偏低,无法满足冷链物流发展的需要。

目前,普洱市冷链物流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主要以区域性服务为主,层次低、实力弱、规模小、服务功能单一、经营管理粗放、整体效率不高,缺乏区域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无一家是中国星级冷链物流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各企业自建冷库使得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3.4 冷链物流网络信息化程度低,冷链物流企业各自为营

现阶段普洱市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还处于转变期,虽对生鲜农产品的品质要求有所提升,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等传统观念仍未从农村全面消失,因而食品安全知识匮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及缺乏防范意识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系统的冷链知识及眼前利益的驱使,所以许多农产品企业及农户并不清楚冷链物流的意义所在,不愿在冷链设备的采购上进行投入。传统的“板车+棉被”的物流运输方式不仅造成腐损率的居高不下,还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食品安全隐患,严重阻碍了普洱市冷链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3.5 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冷链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尚未具备完善的冷链物流信息网络,所以普洱市生鲜农产品的流通与消费之间仍无法做到信息互联互通。生鲜农产品从采购、储存、运输再到终端销售的整个过程中也由于缺乏信息获取平台使得供求不平衡、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现阶段,普洱市的冷链物流企业绝大多数尚未拥有自己的信息平台,少数拥有自己的信息系统、竞争力相对较强的物流企业之间也缺乏有效沟通对接,各自为营、不良竞争时有发生。由于单个企业所掌握的有关生鲜农产品的信息具有片面性及局限性,所以信息的准确率和可信度大打折扣,极易受市场供求情况波动的影响,这无疑给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巨大风险和增加成本。

鉴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普洱市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农产品冷链的各个环节予以相应补助。现阶段,普洱市生鲜农产品多依靠公路进行运输,因此加大力度建设公路对于普洱市冷链物流发展具有重要助推及保障作用。此外,冷链运输工具的专业化程度对于冷链物流的效率与质量也至关重要。因此,普洱市政府要鼓励相关企业购置符合标准的冷藏运输设备及车辆,满足不同生鲜农产品的温度要求,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个普洱市的冷链运输能力和冷链产品的质量与新鲜度。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配置低温仓储、分拣与加工等专业冷链设施设备,提高冷链装备水平,逐步减少“断链”现象的发生。在冷库建设方面,要实现全市范围内的合理规划与配置,积极引入高端冷库技术,以支持普洱市冷链物流的发展。

超临界CO2络合萃取法是选择带有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和带有负电荷的络合剂,通过络合反应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最后在相中加入极性改性剂使配合物与超临界流体分离。袁超[24]用超临界CO2络合萃取绿茶中Cu2+、Pb2+、Cd2+和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333 K,静态萃取时间为30 min,重金属的总萃取率最达到73.9%,Cu2+、Pb2+、Cd2+的萃取率分别为75.1%,62.3%和61.9%。

4 普洱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减少“断链”现象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BIM技术能让施工图纸更好呈现到人们的眼前,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施工布置情况,从而对施工方案合理制定,通过比较各种施工方案选择出最合适的方案。当BIM建模完成后还可进行三维渲染,促进BIM建模精度的提升,大大增加了工程项目的中标率。

4.2 创新冷链物流运营模式、应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

截至2018年底,普洱市公路通车里程为22 288 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230 km,一级公路为22 km,二级公路为1 026 km。泛亚铁路中线玉磨铁路正在加速推进,到2021年,普洱市将实现铁路“零”的突破,实现墨江、宁洱、思茅3个县(区)通铁路,对外货物运输能力达1 000万t,实现3 h从思茅到达昆明。双机场布局基本形成,2018年,普洱思茅机场和澜沧景迈机场旅客吞吐量合计87.7万余人次,货邮吞吐量为1 202 t。水运建设持续推进,糯扎渡库区航道已达四级航道标准,澜沧江-244界碑工程加快推进。口岸设施初见成效,已建成国家级口岸勐康口岸、思茅港口岸,省级口岸孟连口岸,建成通道17条。全年货物运输总量为4 693.12万t,比2017年增长4.5%;货物运输周转量为633 622万t km,比2017年增长1.1%。具体情况见表2。

微课传入我国后已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互联网上有很多不同内容的微课资源,在高中化学的实际教学中,化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从网上下载微课进行教学,或者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微课进行剪辑编辑.

4.3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冷链物流人才培养

扶持、壮大市内已具备一定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重点支持冷链仓储设施建设和冷链技术升级改造,促进市内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引进省内外具有先进技术和模式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在普洱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来普洱投资兴业,为全市冷链物流发展注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带动普洱市整体冷链发展水平提高。

积极促进冷链物流企业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冷链物流研究中心,进行产学研合作对接,开展多方位的项目合作和指导,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教育方式和培训体系。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冷链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培养冷链电商、冷链金融及冷链装备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支持企业和行业协会及民办教育机构举办从业培训,对冷链物流企业的员工进行分级、分类、分层次的短期培训,完善企业冷链物流人才的梯队建设,为现代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上的支持。

4.4 加快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

采用5G、北斗导航、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冷链物流公共信息交易服务平台,集在线交易、信息发布、位置跟踪、全程控温、质量追溯、技术咨询、产业动态分析等功能于一体,有效提升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综合服务水平。在冷链物流公共信息交易服务平台上实时更新生鲜农产品信息,促进生鲜农产品冷链信息的相互交流与资源共享,解除现存的冷链物流企业间“信息孤岛”现状。大力支持建设冷链“云仓”,整合社会冷链仓储、冷藏车辆等物流资源,提高冷藏设施利用率和流通效率。在大型农产品生产及物流企业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可追溯示范点建设,逐步完善冷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4.5 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宣传普及

对国家、省市所发布冷链物流相关政策性、优惠性文件进行宣贯、培训。强化对冷链知识、冷链政策及食品安全等公益性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与冷链物流相关知识的关注度、认知度、关联度,改变消费者理念和生活习惯,从需求端拉动冷链物流产业发展。鼓励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直播、短视频、微博、新闻客户端、搜索引擎等新媒体和自媒体为普洱市的农民提供平台,宣传推广普洱市生态有机无污染的高原特色农产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冷链物流安全时效高的核心竞争力。

5 总结

普洱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模式、技术、企业规模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综合分析了云南省普洱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普洱市冷链物流业发展的可行对策,对推动普洱市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冷链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秀英,冷雪梅,杨琳琳,等.云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2014(24):11-16.

[2]艾小玲.江苏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J].物流技术,2017,36(10):23-27.

[3]王勇富.云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8):30-32.

[4]马小雅.“互联网+”背景下广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6):214-216.

[5]黄武,汪德荣,马小雅.广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6,40(8):82-85.

[6]曾宪浩,吴巧玉,卢扬,等.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6):42-43.

[7]毕国通.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7(20):66-67.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3-0007-04

【基金项目】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云计算技术影响企业供应链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信息技术二元性理论”(项目编号:2019FB085);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云南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ZDZZD201904)。

【作者简介】刘森,男,云南昆明人,云南财经大学物流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张金鑫,女,辽宁大连人,云南财经大学物流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文章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 网址: http://www.qykjyfz.cn/qikandaodu/2020/0521/349.html

上一篇:关于汽车安全三脚架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可伸缩自收纳型防风门闩的设计与开发